铃木、斯巴鲁关厂,中国车企卷到泰国?

【联合早报】过去两周里,两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宣布关闭工厂,更是动摇投资者对泰国汽车制造业前景的信心。
继斯巴鲁(Subaru)上个月底宣布今年结束组装车辆的业务后,另一家汽车制造商铃木(Suzuki)上星期五(6月7日)也宣布,到了明年底将关闭在泰国的造车厂。
据《民族报》星期三(12日)报道,斯巴鲁在泰国的业务已连续五年亏损。铃木泰国也面对中国电动车的竞争,销售额不断减少。
泰国工业联合会汽车部件商会会长素坡披露,铃木泰国过去几年销售欠佳。公司为了与中国电动车竞争,把每辆车的售价削减10万泰铢(约3686新元)。尽管如此,铃木泰国的节能车产量仍从每月8000辆锐减至不到1000辆。
泰国关闭的工厂数量一直增加,尤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情况更加显著。据统计,2021年当地平均每个月有57家工厂关闭,2022年增至83家,去年下半年激增至159家。
去年1月至今年3月,关闭的工厂总计约1700家,超过新开设的工厂数目。
【芝能汽车  陶烟烟】随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泰国加大产能和投入,中国品牌如MG、长城、哪吒在泰国市场逐渐崭露头角,其产品力不断提升,对日系车构成了巨大竞争压力。泰国汽车市场的低迷和价格战的爆发进一步加速了日系车企的退出。
泰国工业联合会(FTI)的数据显示:2024年4月泰国新车销量同比下降21.5%,为46,738辆;1-4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3.9%,为210,494辆。
4月丰田(含雷克萨斯)销量同比下降0.7%至19,422辆,占市场份额41.6%,排名第一;
其次是五十铃,同比下降48.6%至6,856辆;
本田,同比下降10.4%至5,743辆;
三菱,同比下降22.4%至2,217辆;
福特,同比下降29.8%至2,016辆。
中国厂商中:
名爵同比下降24.2%至1,451辆,排名第六;
比亚迪同比下降48.5%至897辆,排名第八,但是我们看到比亚迪在1-4月的累计销量中,同比上升了50%;
长城汽车同比下降45.2%至792辆。
所以我们看到这里分成两组,
关工厂的一组是铃木和斯巴鲁;
额外投资的包括丰田、本田、五十铃和三菱。
确定在泰国投资的车企包括丰田、本田、五十铃三菱四家。
丰田和本田的投资金额均为500亿泰铢、五十铃和三菱则将分别投资300亿泰铢和200亿泰铢,支持泰国汽车制造业从油车向电车转型。除了电动乘用车外,部分车企还计划在未来2~3年内开始电动皮卡的生产。
出海泰国,中国汽车没有“降维打击”
【虎嗅汽车 周到】泰国政府自诩“东南亚底特律”的说法并非自卖自夸。长城汽车泰国营销总经理崇宝玉对虎嗅汽车透露,泰国是很多汽车品牌的右舵车生产基地,销售不光面向东南亚,甚至还会辐射澳大利亚乃至新西兰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泰国汽车的内外销占比为1:1。而在去年,该国一举成为全球第九大汽车生产国。
有数据显示,即使在长城、比亚迪和哪吒等中国汽车品牌的强势进击下,日系品牌在去年依旧在泰国实现了78%的市场份额。甚至,本田的销量还同比实现了14%的提升。
“泰国市场在疫情之前,年销量约为100万辆左右,是一个存量市场。”长城汽车泰国营销总经理崇宝玉对虎嗅汽车说道,“当前正处于疫情之后的恢复期,去年该国销量仅有78万辆,其中皮卡占35%,SUV占比约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