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大飞机基金来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4日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大飞机基础研究联合基金。

大飞机基础研究联合基金聚焦大飞机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大飞机长期面临的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经济便捷等发展需要,支撑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加强基础研究是支撑中国大飞机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扎实推进基础研究;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一步健全协同工作机制,凝练一批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打通从基础理论到技术验证、再到产品应用的产业科技链条;要发掘和培育一批大飞机领域基础和创新拔尖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表示,近年来,中国大飞机事业在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上取得显著进步,此次大飞机基础研究联合基金的设立,是两部门深度加强基础研究领域合作,进一步推动大飞机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财联社】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中国能够自给的部件价值占大飞机总体的比例还不够高,特别是航空发动机叶片等材料和技术缺乏,突破这些瓶颈将是批量生产、交付和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此制造方需要尽快突破核心技术和材料壁垒。

国产大飞机近年来的发展也在带动这一领域创业投资的热度,不过,市场化机构此前在这一领域的投入空间较小,这主要是由中国商飞供应商实力所决定。据官网信息,中国商飞的I类供应商共40家,但背景多为国资、外资或合资,纯民营企业较少。

而像江苏精新航空有限公司等为数不多的民企,从公开资料来看,亦未进行过对外的股权融资。

不过,当前各地抢抓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机遇的大背景,将为社会资本参与该领域创造更多机会。上述投资人士表示,“近两年往后,社会资金会有越来越多机会加入到民用航空领域的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