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长期任邮储银行董事长的李国华,日前被披露“违规放贷”、“靠邮政吃邮政”、“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邮储银行则在港股和A股先后出现单日大跌。
现年62岁的李国华长期在邮政系统任职,从邮政基层起步逐渐升至国家邮政局副局长之职,2011年-2018年担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期间兼任邮储银行董事长。在其任内,邮储银行先后完成了整体改制、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2016年香港IPO上市等重大改革目标。
2018年7月之后,李国华调任中国联通集团总经理,很快又于2020年3月到龄退休。退休近两年后,李国华在今年2月被宣布接受中纪委监委调查。
9月30日下午,中纪委监委网站披露的调查结果指出,李国华在邮政系统任职期间存在严重问题,包括“默许亲属利用本人职务影响谋取私利”,“违规向管理和服务对象放贷获取大额回报”、“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等,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犯罪。
李国华被揭开主政邮储银行期间的诸多问题后,隔了一个周末10月3日港股开盘后,邮储银行(1658.HK)罕见大跌11%,A股在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10月10日)邮储银行(601658.SH)大跌近5%,不过在此后两个交易日表现平稳。
无独有偶,中纪委监委在10月8日披露了招商银行原行长田惠宇“靠金融吃金融”、以投资理财为名“以钱生钱”的问题后,招商银行在10月10日也出现逾5%的大跌,节后三个交易日累计最高跌幅超10%。
市场还注意到,邮储银行的重要H股股东李嘉诚、李泽钜父子,在9月29日减持邮储银行5万股H股后,持股总额从其长期持有的约22.67亿股下降至约21.84亿股。这也是李嘉诚家族自2016年邮储银行港股上市以后首次披露减持。
邮储银行成立于2007年,脱胎于原邮政储蓄系统。2012年1月完成股改,并由李国华出任第一任董事长。李国华在任内推动邮储银行完成两件大事,即2015年底引入瑞银、中国人寿、蚂蚁金服等战略投资者,并在2016年9月登陆港股上市。李嘉诚父子在邮储银行港股IPO后持有22.67亿H股(占H股11.42%),直到2022年中报持股数量多年未变。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巡视组曾在2018年上半年对中国邮政集团进行巡视,反馈意见中指出有的领导“对邮政的政治和社会属性重视不够”、“选人用人问题比较突出”、有的领导“特权思想比较严重”,以及对此前巡视结果整改不到位。2015年,中央巡视组曾在巡视中国邮政时指出“信贷业务中违规放贷、以贷谋私问题多发”等问题。2018年巡视后,李国华离开中国邮政赴任中国联通。
结束李国华时代后,邮储银行董事长由张金良接任。张金良曾长期在中国银行工作,45岁任中国银行副行长、47岁任光大银行行长,2018年接任邮储银行董事长后,在2019年底完成了邮储银行A股上市,使邮储银行“A+H”上市计划圆满收官。2022年4月,张金良领航邮储银行三年后赴任建设银行行长,去年刚担任邮储银行行长的刘建军代履董事长。
张金良任职三年,邮储银行业绩斐然,尤其是2021年邮储银行营收、净利达到3188亿、762亿元,分别逾11%、18%的双位数增长,不良贷款率仅0.82%,在国有大行乃至全国主要银行上市公司中表现突出。2022年上半年,邮储银行营收1735亿元、净利471亿元,继续保持双“双位数”增长,不良贷款率0.83%,保持平稳。
邮储银行作为网点近4万家的零售大行,经营质量不断改善提升的同时,在2020年引起了知名投资人、喜马拉雅资本李录的关注,李录在2020年买入邮储银行H股超5%,截止2022年中报共持有邮储银行12.74亿H股,占H股比例6.42%。
自2020年10月至今年初,邮储银行港股涨幅高达240%,在港股内地银行中同期涨幅最高。不过,今年以来邮储银行港股已从高点连续下跌,年内最高跌35%至4.18港元/股,较李录的买入成本已不远。
邮储银行在业绩基本面良好的情况下跌跌不休,更在昔日董事长李国华调查结果出炉后罕见大跌,引起市场一定的不安。10月10日晚,邮储银行发布了一份《关于持续服务实体经济、提高经营质效》的公告,被视为安抚市场之举。
公告中称,邮储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积极成效”,努力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前三季度,客户贷款总额超过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过10%,客户存款总额超过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过8%;“资产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