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员工何去何从?富士康48亿迁厂印度,国内多条生产线已拆除

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全球头号供应商富士康计划追加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投资,在印度南部新建一家工厂,目标在2024年实现手机年产量2000万部,为当地创造超10万个就业岗位。

不久前,就有爆料称,深圳富士康已开始转运设备并拆除多条生产线,大量“小时工”遭辞退。结合此前豪掷4.5亿人民币迁厂越南的先例,部分媒体猜测:富士康正在离开中国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际大厂纷纷撤离中国,其中不乏佳能、三星、索尼等科技巨头,而新的目的地,无一例外选在了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这不禁引人发问: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要被邻国取代了吗?

01 富士康全面离开,120万国人面临下岗

过去20年间,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劳动力人口吸引了无数外商投资,本土制造业一边吸纳一边进步,很快便承接了来自全球30%的订单。20世纪末,富士康来到内地建造了第一家工厂,借助大陆的人口红利和地域优势,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

2022年,苹果CEO库克表示:为摆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将陆续撤离中国生产线,为留住订单,富士康相继在越南、印度等地建造工厂。关于此次豪掷7亿扩建工厂,苹果方表示“争取在2025年印度工厂能够生产全球25%的iPhone订单”。这意味着,一旦生产线全面离开,将有120万国人面临下岗

背靠内地发家,最红火时迁走44家国内工厂,富士康先“吃里”后“爬外”的行为,很快引发网友质疑。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劳动力市场吸引力正逐年削弱。

事实确是如此,以富士康为首的企业纷纷迁厂东南亚,无非是看中了当地的廉价劳动力。曾几何时,我国以“廉价代工”的制造业优势吸引众多国际品牌扎根中国市场,而现如今,越南、老挝、印度等国家走上我们的“老路”。

东南亚工厂试图从模式上复制我们的成功,但在效率和质量上却“自成一派”。据悉,在印度生产的iPhone手机外壳,良品率竟不足50%,这在工业上属于残次品。而苹果对于外壳质量的不合格率目标控制在0%,能够达到苹果要求的,唯有中国企业。

然而当市场上出现了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我国制造业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无单可接的窘境。我国高喊“制造业转型”的同时是否加快了全球“去中国化”的脚步?

02 西方国家高喊“摆脱对中国依赖”口号

国际大厂纷纷撤离、外贸订单被周边国家抢走,无疑暴露出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技术黑洞。现阶段,我国唯有实现中高端制造业的技术突破,朝着更先进、尖端的领域迈进,才能够重振制造业信心,有效解决“订单流失”困境。

而西方国家一手抓高端制造,一手远销低端业务的关键原因,是他们掌握着核心技术。他们保留高端产业养活就业人口,将低端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用最低的成本来创造利润,这实际上是一种技术霸权。

“摆脱对中国依赖”的声音近年来愈发响亮,好在仍有不少企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今年1月,松下电器(中国)向记者透露,计划于3年内投入超500亿日元新建10座以上家电工厂;另一空调巨头大金方面表示,新建于广东惠州的工厂将于2024年10月投产,彼时研发中心将落地上海。

在更为尖端的生科技术领域,日本生科企业瞄准我国抑衰市场缺口,通过京东国际等跨境平台,将旗下哈佛实验室产品“派洛丶维pro”物质引入国内市场。据悉,该物质核心成分经哈佛老龄化研究所科学家证实,可通过调控线粒体质量和数量,实现拖慢人体老化的效用。

良好的科研背书使其在我国庞大的市场竞争下脱颖而出。据京东商智数据,“派洛丶维pro”物资入驻3年间累计出货10w余瓶,其在京东妇女节大促期间成交额更是稳居榜首。翻阅其评论区不难发现,正面反馈其中在“精力、睡眠”等常见老年困扰。

中国市场向来欢迎“有挑战”的对手,“派洛丶维pro”以4位数的门槛惠及我国中老年群体的背后,更加速了我国科研团队对该物质的研发。据悉,我国四川大学医学院团队正在该物质领域展开人体临床。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制造业转型之路正迎来拐点

03 中国制造业转型是历史趋势

中国有着全球第一大的消费市场,我们不能停留在代工和初级工业品的时代。唯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业承接,才能稳住内需,将消费市场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同时,面对有些西方国家的霸权思维,我们也要积极应对。与其吸引外资扎根中国,不如让我们的品牌“走出去”。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低端产业转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我们也无需过分担忧。

知名评论人卢克文曾说过:迟早会有别的国家替我们生产鞋子和衣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开着皮卡拖着小船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