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国进出口降幅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超预期,未来降幅有望逐步收窄

海关总署周二公布数据称,以美元计,7月,中国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4.5%,降幅较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进口同比下降12.4%,降幅比上月扩大5.6个百分点。二季度以来,面临着高基数和外需压力,市场对于我国进出口表现略有心理准备。不过8月8日,海关公布数据显示,7月我国进出口3.46万亿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但降幅较6月扩大2.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

进、出口增速均不及预期。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7月,出口同比下降11.9%,进口下降5.1%。此前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出口下降13.2%,进口下降5.6%。

虽然7月进出口跌幅超预期,但分析师表示,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企稳,下半年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表现都将有所改善。一些经济学家还表示,进口下降的驱动因素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出口总值连续两个月两位数负增长,有专家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海外需求放缓、价格因素、去年同期高基数等。法新社分析指出美国和欧洲经济发展放缓已经出现的高通货膨胀,导致对进口产品需求下降。

具体而言,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进口需求下降,对我国出口有明显影响。数据显示,7月我国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23.1%,降幅较上月略微收窄0.6个百分点,继续处于下滑状态,为连续第12个月同比下降。7月,前三大出口市场中,我国对欧盟出口同比下降20.6%,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23.1%,对东盟出口同比下降21.4%。对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东盟、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市场的出口,也都呈现两位数百分比降幅。主要出口商品中,汽车(包含底盘)出口金额同比增长83.3%,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7.9%,集成电路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4.7%。

进口方面,7月,我国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17.0%,但进口金额同比下降20.8%;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同比增长4.0%,进口金额同比下降4.9%;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同比增长2.4%,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4.9%。中国自韩国、日本、台湾地区和东盟的进口均出现两位数降幅。自美进口下降11.2%,从欧盟进口下降3%。

而今年7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4万亿美元,下降6.1%。其中,出口1.94万亿美元,下降5%;进口1.46万亿美元,下降7.6%;贸易顺差4895.7亿美元,扩大3.5%。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15.41万亿元,同比增长2.1%。民营企业进出口12.46万亿元,同比增长6.7%,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2.9%。我国与东盟、拉丁美洲、非洲等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势头良好,区域合作紧密、贸易多元共进的国际市场布局继续优化。

前7个月,我国对东盟进出口3.59万亿元,同比增长2.8%,东盟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3%。对中亚五国进出口3316.9亿元,同比增长35%,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拉丁美洲、非洲分别进出口1.92万亿元和1.1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和7.4%。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8.06万亿元,同比增长7.4%,占我国外贸比重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至34.2%,国际市场更加多元化。

数据显示,近期其他主要经济体对美出口也有不同程度下滑。另外,后疫情阶段,美国国内需求已从商品转向服务。年初以来,中国对美出口降幅明显超过美国进口整体降幅

中国今年的经济复苏本料将受到强劲消费的提振,但实际上信心和内需仍然疲软——进口连续第五个月下降突显了这些问题,复苏势头正在减弱。尽管如此,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7月仍实现贸易顺差806亿美元,高于6月的702亿美元。

(来源:界面新闻、彭博社、澎湃新闻、法新社、法广、南洋商报、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