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分布式光伏市场出现诸多乱象,如开发商出于逐利目的在少数区域集中推广分布式装机、光伏项目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光伏企业资料造假问题较为严重等。为规范光伏市场,多地有关部门已暂缓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并出台相关政策。相关企业人士及行业专家建议,须增加基层配电容量,加强政策端的顶层设计,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上海证券报,记者 陈其珏
经过多年发展,光伏产业俨然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名片。但今年以来,分布式光伏市场出现诸多乱象,部分地区因装机过快、安装量过大但接入电网的承载力不够,只能暂缓分布式备案,影响了行业运转和投资人信心。
对此,权威专家表示,应加快改造配电网,提升配电容量;同时在合适地区推广“集中汇流+储能”模式。从长远来看,还要推动能源主管部门、电网部门和当地用电大户联动发展,加强顶层设计,为分布式光伏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市场乱象丛生
多地暂缓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
今年8月下旬,湖北省发布了一份《关于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虽然文中提了不少利好分布式光伏的措施,但也规定“在低压配网接网预警等级为红色的县(市、区),自公布之日起暂停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
此前,辽宁省营口市发展改革委已向营口市营商局、各县(市)区发改局、供电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称,根据《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的报告》(辽电调控〔2022〕60号),营口地区分布式电源可新增容量为981.97MW,而经过统计,自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营口地区已备案未并网光伏容量已达1527.06MW,已远超营口地区分布式电源可接入承载能力。
《通知》称,如现有已备案分布式光伏项目全部接入电网,将导致老边区、鲅鱼圈区、大石桥市、盖州市四个地区评估等级为红色。为此,综合考虑营口地区分布式电源可接入承载能力981.98MW和实际已备案的项目达到1527.06MW的实际情况,决定暂缓全市新增全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工作,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按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DL/T2041-2019),“因分布式电源导致220kV及以上电网反送电的,评估等级为红色,应在电网承载力未得到有效改善前,暂停新增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
再往前,今年5月29日,湖南省发展改革委明确叫停“全额上网”小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备案工作,表示需将其统筹纳入全省建设方案并按管理权限由发展改革委备案后方可建设。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官网6月披露,有人致信建议蒲城县光伏停止备案。信件称蒲城县有投机分子追求利益,扰乱光伏市场。建议县发展改革委尽快拿出整顿方案和对应的政策导向,出台对应的文件和措施规范光伏市场,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对此,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回复称,经了解,近两年来,蒲城县涌入光伏企业达140余家,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群众多次反映房屋漏水、安装后无人维修、发电收益不抵贷款等情况,加之大部分光伏企业以自然人名义建设非自然人项目,资料造假等问题较为严重,鉴于以上情况,蒲城县正在整顿光伏产业乱象。
6月7日,广东省能源局表示未按要求配储的新能源项目,电网公司原则上不予调度、不收购电力电量。另有消息称广东省能源局要求自即日起暂停地面集中光伏、陆上风电立项工作;已立项未开工的项目暂缓开工。广东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对此回应称并未暂停立项,只是建议企业先不要新增备案和核准。
此后的7月4日,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30152号提案答复的函,就该省当前分布式光伏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多措并举推进相关工作。
6月8日,沈阳市辽中区发展改革局发布紧急通知,再次暂停光伏项目备案、项目验收并网。
6月1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实施意见提出,不配储不得上网,不合格扣除2倍并网容量。
针对分布式光伏的乱象,山东德州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工作的通知》,湖南省发展改革委也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的通知》,均规定户用光伏租屋顶按工商业管理。
项目备案是光伏电站开发的前期阶段,而发展改革委备案文件是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前的必备条件之一。通常,只有在电站开发商完成备案后,才能办理开工建设所需的其他各项手续,备案规模也可看作是当地对风光等新能源发展的统筹安排。
而伴随政策的“急刹车”,一些地区也出现已安装户用光伏无法上网,设备只得报废的事例。据称,有农户花数十万元安装光伏板,仅仅过了两天就卸下来以几万元的价格卖给二手回收商。
户用光伏装机增长过快
基层配电基础设施落后
今年以来,光伏供应链价格经历了一轮快速下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从年初至今,光伏供应链价格经历短暂反弹后持续下滑,下滑最快的环节较去年最高价下降超过78%。
各环节价格的快速下降刺激了下游装机需求。晶科科技有关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光伏产业链价格下降会对下游电站开发运营产生积极影响,终端的光伏装机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相应成本因素的下降将提升项目收益。
在上述背景下,今年户用光伏装机规模快速增长。7月27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6个月,分布式新增装机4096.3万千瓦,再次超过集中式新增装机(3746.0万千瓦)。其中,户用增量占比超过一半,达到2152.2万千瓦,接近2022年全年2525.2万千瓦的水平,并与2021年全年几乎持平。装机增长过快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消纳能力明显不足。
“这个问题,一部分是当地变压器容量不够造成的,另一部分是变压器容量够但用电量少消纳不掉,最后只能向输电网返送电。”北京一位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户用光伏规模比较大,一套系统动辄20至30千瓦。按照配电容量每户3千瓦,80%容量可接入分布式光伏,一个村如果有10%的家庭装了分布式光伏,容量就会不够。
该专家表示,一方面,开发商出于逐利目的,近两年猛烈推广分布式装机,首选投资回报率高的省,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区域。去年,全国户用光伏量超过2500万千瓦,但只集中在几个省,电网容量肯定不够。另一方面,户用光伏有邻里效应,一个村的村民要么都不装,要么有几户装后发现有收益就都想装,装的户数多了之后,消纳就成问题。
在他看来,整县开发的模式提高了装机门槛,但缺点是过于集中,导致上述地区更容易容量不够。
“国外发达国家很多是自发自用,建完户用光伏后再自配储能。国外一户就做2千瓦或3千瓦,最多5千瓦,根据自己家的情况用多少就配多少,但国内开发商为了多赚钱,很多户用都上了20千瓦、30千瓦,这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满足需求。”上述专家说。
该专家表示,户用模式有上限,即使未来电网容量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就只能满足20%至30%的农户需求。例如,假设一户做20千瓦,就只有30%的农户能做;如果一户30千瓦就只有20%的农户能做,“这是个上限。”
“这个问题之前在分布式装机大省,如山东、河南、河北都曾有过。为保障用电安全,这几个省曾出台过政策,要求户用光伏安装规模不能高于接入变压器的80%,超过则无法接入。近期,国家能源局也出台政策,要求试点地区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并根据结果划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光伏专家、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向记者说。
国内最早从事分布式光伏业务的民企之一——山东航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文磊告诉记者,分布式光伏面临很多的制约因素,尤其中东部地区用电量大,而前几年的无序发展导致很多乱象。
在他看来,当下多个省市之所以会限制或暂停分布式光伏备案,部分是变压器容量超负荷所致,也有的地方唯恐电网出问题,将其“一刀切”暂停,甚至还有地方政府拿光伏当作招商引资的筹码。
专家建议增加配电容量
加强顶层设计
对于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述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专家表示,首先是改造配电网,提升配电容量。如果在110kV级有用电量,可以考虑支持在配电网侧合理配置储能,可通过电力市场交易、分时电价等方式;如果当地集中式光伏容量高,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消纳就必须统筹规划,通过火电灵活性改造、电化学等多种手段提升消纳能力。
他表示,国家推出乡村振兴、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后,本来就有增加基层配电容量的需要,更何况户用光伏的可接入容量也可借此增加。
王淑娟表示,要提升分布式的承载力,除了进行配电网改造外,扩大消纳范围是最快的解决方案,为此就要提高电压等级,将现有在380V电压等级消纳扩大到10kV的电压等级范围。
“但扩容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再扩的话都要超过发达国家的标准,就是浪费了。因此,集中汇流是下一步该采用的模式。”上述专家建议,合适地区可采用山东的集中汇流模式,把所有户用光伏发的电汇集起来,自己建一些汇流的集电线路,然后为集中汇流单独做升压变压器,把它当成一个真正的工商业分布式电站。
近期,山东在探索“集中汇流+储能”的方案,即将一个区域户用光伏升压到10kV电压等级消纳,并在台区处配置共享储能,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低压端承载力不足的问题。而组件价格的下降,也完全可以覆盖这种方式增加的成本。
丁文磊认为,还应该加强顶层设计,让能源主管部门、电网部门和当地用电大户联动发展,有规划、有执行、有监督、有服务,形成三位一体甚至四位一体的光伏发展综合体,这样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会更健康。
“只有发挥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的规划功能和地方电网公司了解当地用电负荷的信息优势,让双方充分联动,才更有现实操作意义。”丁文磊说。
他认为,对中东部这样经济发展好、用电量大的区域来说,分布式光伏未来仍会加快发展。国家应通过更市场化的手段来推动行业规范化、有序化。对分布式光伏也可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方式,要以耗电大户为主要考量因素,使政策更贴近用电端。
“光伏+”新模式打开广阔市场空间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记者 王轶辰
可再生能源全面迈向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光伏+”也随之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委员、总规划师张益国近日提出,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体系向安全低碳、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转变。同时,“光伏+多场景综合开发”模式将进一步拓展开发空间。
过去10年中,光伏度电成本一直大幅下降,目前太阳能已成为最具经济性的能源。随着经济性优势逐渐显现,光伏装机增长持续加快。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光伏发电新增并网7842万千瓦,同比增长154%。截至今年上半年,光伏发电装机达到4.7亿千瓦,已成为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进入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阶段。
爱旭股份副总经理卢浩杰表示,绿色发电的意义不仅在于助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而且要通过打造示范基地,促进整个能源体系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绿电进入千行百业,将带来用电的新时代,促进工业低碳化升级,推动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此外,光伏+农业、渔业、畜牧业的互补发展,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土地荒漠化,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随着成本持续下降,光伏跨界融合的新模式不断涌现。张益国认为,“光伏+”多元融合将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当前,全国范围内因地制宜的农(牧)光互补、林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复合开发模式全面推进,光伏+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信息产业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光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铁路沿线设施、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沿线等交通领域开发模式持续突破。未来,多场景下“光伏+”综合开发模式将持续推动光伏跨界融合发展。
“光伏+”的快速发展,对光伏电池和组件的性能及外观提出了更高要求。相较P型电池,N型电池具有诸多优点,包括转换效率高、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无光衰、弱光效应好、载流子寿命更长等。随着量产产线的投产,2022年成为N型组件大规模量产元年。
N型电池可细分为HJT、TOPCon、IBC等技术类型,爱旭股份自主研发的ABC电池是IBC电池技术的主要代表之一。卢浩杰透露,目前ABC电池量产效率为26.5%+,基于ABC电池生产出ABC组件在同等面积下带来更大发电量,组件最高效率已超过24%。ABC组件兼具高功率、低衰减、温度系数好、正面美观无栅线等优异性能,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发电量较同面积PERC组件提升15%以上,在各类应用场景中优势明显。
“我们沿着碳排放找场景,沿着电力消费找客户,把服务能力和产品往这些地区布局。”卢浩杰说,当前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60%以上,但依然存在城市内涝、交通拥堵等问题,需要完善城市治理。基于零碳概念,爱旭股份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建设了数个典型样板,N型ABC系列产品除了能带来更多发电收益,还能降低碳排放和系统成本。在钢铁、水泥、纺织、陶瓷、化工、汽车制造、医药、污水厂、自来水厂等工商企业屋顶,公共及户用屋顶,地面电站及渔光互补等特殊场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面对光伏装机快速增长带来的消纳问题,“光伏+氢能”模式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思路。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氢能分会会长魏锁表示,“双碳”背景下,用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取氢气,是未来氢能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光伏+氢能”模式,能够突破新能源电力上网系统消纳能力的瓶颈,有助于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转移和供给,为光伏等新能源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光伏与氢能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将对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发挥重要推动作用。”魏锁表示,“光伏+氢能”深度融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制氢和大规模集中式光伏发电制氢一体化模式,在为绿电大规模消纳提供新路径的同时,也为化工、钢铁、建筑等领域提供了绿氢方案。“今年,我国光伏制氢一体化项目捷报频传,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上半年,全国公布的各类光伏制绿氢规划及开工项目数量已突破40个。”
专家预测,当前我国每年的氢气需求达3300万吨,基本都是由化石能源制氢供应,如果替换为可再生能源制氢,可对应光伏1200吉瓦,超过当前已有的全球光伏装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