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异地趋利执法、跨区域“远洋捕捞”执法、“抓商引资”、“近海垂钓”涉企执法等现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诸多企业家对此闻之色变。
“从根源上来说,跨区域趋利性执法频发还是执法权力缺乏监督约束,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执法权力若不受有效监督,便容易滋生滥用和腐败。”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企业权益保护办公室相关负责人18日向大公报表示,遏制“远洋捕捞”现象关键在于司法体制改革,建议进一步强化司法保障,改革罚没返还制度,实行罚缴分离,从源头上遏制趋利执法冲动。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税收收入17497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下降3.4%;非税收入4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4%。
过度行政处罚挫伤企业信心
“社会各界、百姓议论最多的是,非税收入高速增长对行政机关执法公正、公平产生疑问,并对创建法治政府推进的反思。”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民建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经济专委会原副主任张正兴指出,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政策规章机制未健全,政府各部门依法办事效能水平未得到提升,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建议完善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政策规章“问政”机制,督促政府各部门履行职责,办理事宜中注重务实求真效能,让企业和百姓带来福祉。
他进一步表示,过度行政处罚挫伤企业和个人对政府信心、信赖,并影响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建议加快推进法治行政机关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范围,并引进第三方对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和法治诚信建设情况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专家表示,趋利性执法乱象沉疴已久,建议国家开展趋利性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整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彻底整治“远洋捕捞”执法乱象,重塑良好的法治和营商环境。(记者 任芳颉、郭瀚林)
对“远洋捕捞”重拳出击,2024年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财产5.7亿余元
据界面新闻,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小过重罚”“以罚代管”“远洋捕捞”等趋利性执法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最高检始终将监督纠正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作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重中之重。地方各级检察机关加强管辖监督,对涉企案件,坚持以地域管辖为原则、指定管辖为例外。加强定性把关,办理跨省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时,由办案检察机关提出审查意见,层报至省级检察院审批决定。” 2025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在服务大局中贡献检察力量”新闻发布会,最高检副检察长葛晓燕介绍。
葛晓燕介绍,针对案件督办中发现的跨区域抓捕,违规适用强制措施,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严重损害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行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作用,不仅对个案问题及时纠错,更主动从个案办理中发现相关类案问题。对跟踪审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交办案件,最高检派出工作组分赴江西、云南、甘肃、内蒙古、湖北、湖南等地现场阅卷、督导。
“在最高检有力推动,各省级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下,交办督办工作成效明显。截至2024年12月底,已办结21件,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2件,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财产5.7亿余元。” 葛晓燕说。
“2024年,最高检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对收集到的1500余条趋利性执法司法线索逐条分析研判,将核查筛选出的31件重点案件,分四批交相关地方办理。目前大部分案件已办结,有效维护了涉案企业的合法权益。”葛晓燕介绍。
在发布会上,最高检发布了一起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典型案例。2021年4月6日,河南省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鹤壁市淇滨区某餐饮店作出8万元的行政处罚,原因是餐饮店户外灯箱使用绝对化广告,宣传用语“秘制配方最正宗的鲜虾锅底”,以及菜单上有表明牛肉功效的宣传广告,对消费者造成误导。该餐饮店经营者苗某某在缴纳罚款1万元后,未再缴纳剩余罚款。其后,淇滨区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执行,冻结该餐饮店及经营者苗某某银行存款,查封苗某某名下房产1套,并将苗某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022年5月25日,苗某某因对淇滨区法院的执行裁定及市场监管局处罚决定不服,到鹤壁市淇滨区人民检察院信访。在淇滨区检察院、鹤壁市检察院两级检察机关的接续监督下,淇滨区法院作出撤销强制执行的裁定,对涉案房产解除查封,将苗某某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移除;鹤壁市市场监管局以处罚主体不适格、行政处罚裁量过罚失当为由,撤销原行政处罚决定,并对该餐饮店经营者苗某某重新作出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检察机关聚焦涉企业处罚主体不适格、过罚失当、非诉执行裁定违法等问题加大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力度。2025年,全国检察机关将积极参与党中央部署的‘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尽职尽责,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 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说。
杜学毅介绍,下一步将深化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聚焦违法立案、插手经济纠纷、跨区域抓捕、违法“查扣冻”等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继续发挥上下一体、协调联动、交办督办等机制作用,动真碰硬,坚决依法纠正相关执法违法问题。
此外,最高检将研究制定规范办理跨区域涉企刑事案件的工作意见,进一步规范管辖权、“查扣冻”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推动解决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等问题。依法惩治网络“按键伤企”所涉违法犯罪,持续优化网络营商环境。立足司法办案,指导各地精准运用检察建议等方式,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