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务员正在批量上岗,除了写公文、接热线,DeepSeek还能干什么?

据中新网,就在大众对人工智能的讨论如火如荼之际,第一批“AI公务员”已经在深圳上岗了。

据公众号“幸福福田”介绍,深圳市福田区近日推出了70名智慧政务“新员工”。

这些“新员工”分别负责11大类,覆盖政务服务240个业务场景,技能十分全面,包括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

而且效率还非常高——

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

“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

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

“安全生产助手”生成演练脚本效率提升100倍……

这个消息一下登顶微博热搜。网友调侃:这帮“AI公务员”,正把福田区的铁饭碗敲得叮当响!

更多网友表示,建议全国推广。

好消息是,开年以来,北京、广东、江苏、辽宁、江西、内蒙古等多地政务系统都已接入DeepSeek系列大模型,尤其是市民常用的12345。

这意味着什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方便。

先来看接入12345后的变化。

以往,12345常常因坐席繁忙,引发市民抱怨“接不通、处理慢和不反馈”。而接入DeepSeek后——

辽宁12345热线系统数据整理效率将较人工处理提升20倍,可自动生成高频问题与应答策略建议,提高话务应答速度和准确度。

惠州市12345 热线在结束通话后,在AI的帮助下还能生成结构化摘要,助力回访,提升市民满意度。

汕尾市12345热线服务不仅工单流转效率提升60%,高频问题自助解答率达65%,回答精准度提高30%;释放30%人工坐席资源聚焦疑难诉求,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AI挖掘诉求数据规律提前预警,包括交通拥堵、企业欠薪等民生问题等,让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治理。

对基层公务员而言,在AI的辅助下,宛如有了“电子笔杆”和“电子助手”,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江西赣州市已完成政务环境DeepSeek系列大模型部署,推出了公文写作助手,不仅可以支持政策解读、文件起草、智能核对,提升公文处理效率,还能助力公职人员快速决策。

在无锡政务服务大厅,数字人“小城”“小运”已正式上岗,基于DeepSeek的深度学习框架,他们的咨询响应准确率、问题解决率都将有明显提升,成为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

回到文章的开头,“AI 公务员”能否替代人工?

深圳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高增表示,AI是不能作单独决策的,它有时会根据语料情况产生“偏见”。因此,为防范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福田区的70名数智员工都有自己的“监护人”,哪怕出现“AI办业务办错了”的情况,也不用担心没人负责。

福田区人力资源部门一名工作人员提到,AI数智员工只是辅助,并不会缩减福田区下一步的招聘名额。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必过于担忧。“深圳福田区这一举措是政务智能化转型的积极尝试,具有显著的创新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未来,更多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将会引入AI技术,实现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可以看到,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是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协同”,让政务服务更贴近民众需求,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除了写公文、接热线,DeepSeek还能干什么?

多地正在探索DeepSeek的应用场景。

据澎湃新闻,广东梅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2月22日发文介绍,21日,梅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借助DeepSeek技术,梅州12345热线应用系统能够实现四大功能,即进行智能文本机器人应答、智能辅助填单、智能工单分类、智能工单转派,确保热线打得进、接得好、能转办,实现市民诉求“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的目标。

官方介绍,从上线首日的数据分析来看,梅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话务实现“四个一”提质突破:

接入DeepSeek后,话务处理效率有效提升,过去市民拨打12345热线的话务接通等待时长平均需要32秒,现在缩短至23秒,市民少等9秒,诉求响应提速28%;

接入DeepSeek后,话务员可运用AI能力快速调取知识库生成准确、全面的辅助答复内容,高效解答市民诉求,解答时长从原来的254秒缩短至194秒,提速24%;

接入DeepSeek后,通过智能辅助填单,减少话务员人工操作,处理速度提升30%,释放更多话务坐席资源聚焦疑难诉求;

接入DeepSeek后,工单生成、分类、转派实现全流程智能化,转变了传统人工填单分类派单方式,工单可一键直派具体承办部门,助推“民意速办”改革落地落实。

DeepSeek的核心功能之一是通过自然语言对话,快速解答用户的问题。隶属于江苏无锡市数据局的无锡城市运行管理中心2月22日在相关文章中称,政务服务侧的智能问答功能提升是当地首批快速推动的重点场景。

据其介绍,在接入DeepSeek后,数字人“小运”的多模态匹配、语言生成、政策检索等能力进一步提升。比如提问“我是博士,该如何申请省级领军人才补贴?”数字人“小运”会根据博士、省级领军人才等关键词信息,基于知识图谱自动关联“政策-人才-产业”等政策,生成一张包含申请条件、所需材料、办理流程、补助标准等内容的定制化流程清单,匹配精度超90%,快速又直观。

除此之外,无锡市城运中心配合市委政法委在“网格通”APP中内嵌上线“格智AI助手”应用,进一步增加人民调解、未成年人保护、反家庭暴力保障等业务主题知识库,辅助基层网格员解决专业知识不足、政策掌握不全等问题,更好地为市民群众提供快速精准的法律咨询、政策解读、办事指南等服务。

依托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无锡市城运中心还联合市委政法委、市人社局和江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等单位搭建的企业风险分析预测小模型,通过探索实施联网搜索、归纳和分析企业数据、溯源企业模型风险等级计算过程等工作,初步构建完成“大模型深度挖掘+小模型精准分级”的双模型“思维碰撞”模式。官方介绍,此举较好破解了原来小模型数据维度不丰富、数据智能分析能力不足、模型偏差大等问题。该模型提升运行以来,对企业经营风险状况以及主要风险点的识别更加精准,已自动生成5家高风险企业20余份分析报告,推送至相关部门及时介入干预。

在应急管理领域,来自江苏南京市数据局的消息称,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市数据局与擎天科技于2月21日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垂直领域应急管理政务大模型——“宁安晴”。 该模型基于南京政务云部署的DeepSeek-R1-671B满血版大模型深度定制开发,是“我的南京”政务版第一个专业部门智能体。

据南京市数据局介绍,“宁安晴”聚焦应急管理领域“知识孤岛化、数据碎片化、决策低效化”等痛点,依托千亿级参数大模型,深度融合南京应急管理“181”平台及20余万件法规标准、应急预案、事故案例、条规术语解释等海量数据,构建“数据智能中枢+行业智库引擎”双核体系,打造“风险耦合辨识、执法精准高效、处置快速联动”的智能化治理模式。该模型适用政府应急系统核心场景,实现从风险预警到应急处置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

其核心能力包括:依托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600余万条应急专业知识点,可一键生成通知、方案、报告等公文草案。5分钟内结构化生成标准化事故初报,确保信息公开及时充分。合规性校验准确率≥95%,行政效率提升70%;关联12345、自媒体等政务、舆情数据及自然灾害普查数据,对受灾情况感知更加全面、响应更加及时。根据灾害影响动态,及时匡算匹配救灾物资等。

澎湃新闻注意到,部分单位已公开将DeepSeek用于公文写作。

微信公众号“呼和浩特市残联”就在2月22日晚间刊发了《DeepSeek给呼和浩特市残疾人的一封信》,来源标注为DeepSeek。其中提到,“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进一步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消除歧视与偏见,营造更加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我们也希望广大残疾人朋友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勇敢追求梦想,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与力量。”

部分医院也已引入DeepSeek,为医生提供辅助。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微信公众号2月21日刊文介绍,目前,DeepSeek主要应用于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系统,为医生提供辅助诊疗支持。它能够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提出优缺点,补充不足之处,同时及时提醒医生修正病历中可能存在的差错,从而提升病历质量。

该院介绍,对于医生而言,AI工具的应用大大减轻了医务文书工作中的重复性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医生有更多时间用于临床工作,从而更好地与患者沟通,造福患者。对于患者而言,AI的辅助判断与医生的经验相结合,能够提供更具说服力的诊断结果,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