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密集增持回购!国资委:全力支持,千亿级别!大资金疯狂买入

  据新华社客户端,国务院国资委4月8日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  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价值,充分彰显央企责任担当。同时,加大对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导,引导中央企业持续为投资者打造负责任、有实绩、可持续、守规矩的价值投资优质标的,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是中央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载体,也是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年底,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境内总市值同比增长17.6%。

4月7日至8日,多家央企密集宣布增持回购,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例如,4月8日,中国石化集团宣布: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即日起,正式启动新一期12个月增持计划,拟增持中国石化A股、H股金额不少于人民币20亿元,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增持股票专项贷款。

目前,中国石化集团正在推动实施所属上市公司的市值提升专项行动。制定了常态化市值管理机制,搭建了对应各家控股上市公司和多个市场主体的价值对标评价模型,将上市公司的市值表现相关指标纳入上市公司绩效评价考核。未来,中国石化集团将持续推动所属上市公司多措并举回馈投资者,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夯实估值基本盘,为资本市场稳定贡献石化力量。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4月8日宣布,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向好的坚定信心,持续积极履行控股股东责任,坚决支持控股上市公司在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中紧抓机遇,加快发展,不断为所有股东创造更好水平、更高质量的回报。为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中国华能将促使控股上市公司不断提高公司质量,提升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并积极开展股票增持,实现各方共赢。目前,中国华能控股的内蒙华电已经公告增持。

中国石油集团4月8日宣布,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中国石油集团计划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A股及H股股份。

国家能源集团4月8日宣布,作为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积极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集团旗下相关控股上市公司已发布公告,从公司生产运营整体平稳、优化提升投资者回报、集团公司持续注入优质资产等方面向市场传递坚定信心,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下一步集团将持续支持各控股上市公司深耕主责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资产整合,兑现同业竞争承诺,实现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聚,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表示秉持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始终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勇担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加快建设现代航空工业体系,构建集团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集群,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价值。4月8日午间,集团旗下部分上市公司披露了股份回购、增持公告,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投资者利益,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中国中煤4月8日宣布,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为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振投资者信心,支持控股上市公司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集团当日再次启动对旗下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份增持计划。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4月8日宣布,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坚定看好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对国机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将研究建立控股上市公司常态化股票回购增持机制,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坚决维护投资者利益,努力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4月8日宣布,长期看好资本市场,持续履行控股股东责任,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及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集团加快实施旗下上市公司的增持计划,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持续提升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记者 王璐)

  据证券时报,央企集团密集增持回购。A股公司同样在行动。

  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影响,近期全球市场波动加剧。在此背景下,4月8日,央企、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增持、回购、资产注入、提高分红比例计划或进展,集体提振投资者信心,甚至有不少上市公司罕见表示将“加快回购”、“加快增持”,充分体现了维护上市公司价值的坚定决心。

据证券时报记者粗略统计,4月7日至4月8日晚8点整,两市共有近百家公司发布增持计划,超200家公司发布回购计划或进展,合计超300家。

央企集团密集增持回购

4月8日上午,中央汇金公司表示,将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下午收盘后,国务院国资委的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中国诚通控股集团表示,拟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1000亿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坚定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与此同时,中国国新也表示,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将以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方式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额为800亿元。

8日全天,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中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能建、招商局集团、中国电科、中国华能、中国电子、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海油集团、中国石化集团等各大央企,拟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消息此起彼伏。其中,中国海油集团宣布,拟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A股及港股股份,拟增持金额20亿元至40亿元;中国石化集团表示,即日起正式启动新一期12个月增持计划,拟增持中国石化A股、H股金额为20亿元至30亿元。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则发文称,已组织多家成员单位启动、实施上市公司增持计划;邮储银行也公告,控股股东邮政集团4月8日增持该行1991.02万股A股股份,占该行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0.02%,后续12个月内拟继续增持该行A股股份。

此外,4月8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也集体发声,内容涵盖注销回购股份、加强市值管理、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其中中国联通称已注销5.13亿股回购股份,未来将强化市值管理。

地方国企民企“在一起”

与此同时,地方国企民企上市公司也纷纷公告将增持、回购,整体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市场托底合力。

贵州国资旗下贵州茅台表示,将按照回购金额上限,尽快完成剩余约40.5亿元的回购及股份注销程序。另外,公司已着手起草新一轮回购股份方案,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着手起草增持方案。

广州国资旗下广汽集团公告,将加快实施回购公司股份方案,其中A股回购股份资金总额1亿元至2亿元(均包含本数);H股回购股份资金总额4亿元至8亿元。

徐州国资旗下徐工机械4月8日午间公告,拟以自有资金或其他合法资金18亿元~36亿元通过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4月8日,上海三大国资平台上海国投公司、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国际集团也均发文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上海国投公司表示,坚定持有战略性持股机构和上市企业股权,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聚焦“基金管理+创新孵化”,通过与上市公司推进CVC、并购基金、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等形式,进行上市公司价值维护,坚定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上海国际集团表示,长期看好并坚定持有战略持股机构和上市公司股权,积极推进上市公司价值提升、价值创造、价值维护,切实发挥“金融控股+市值管理”核心功能。上海国盛集团表示,增持上海国企ETF和上海地方国资企业股票,后续将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的功能作用,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宁德时代4月7日深夜披露,拟使用不低于40亿元且不超过80亿元的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

美的集团4月8日早间公告称,拟以15亿元~30亿元回购股份。“果链”龙头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提议公司以自筹资金或其他合法资金10亿~20亿元回购公司股票。同时,立讯精密实际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长王来胜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2亿~3亿元。荣盛石化拟10亿~2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赛轮轮胎实际控制人袁仲雪之一致行动人瑞元鼎实拟5亿元至1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蓝思科技拟5亿~10亿元回购公司部分股份。

还有多家公司已通过实际行动为市场注入信心。如三一重工4月8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507.71万股,该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60%,交易总金额约为9288.39万元。天润工业、杰克股份、迎丰股份、华盛锂电等公司也在4月8日已出手回购。

据证券时报记者粗略统计,4月7日至4月8日晚8点整,两市共有近百家公司发布增持计划,超200家公司发布回购计划或进展,总数合计超300家。

多措并举提振信心

除增持、回购等提振投资者信心举措外,一批上市公司还宣布将提高股东回报。

申能股份4月8日午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申能集团提议公司董事会在符合利润分配的条件下制订2024年度分红方案,分红金额不低于2024年净利润的30%,且不超过相应期间净利润,并提议公司向全体股东分派现金红利约22亿元,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

特变电工也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张新提议公司按照2024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进行现金年度分红。

国投电力4月8日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议,公司董事会在符合利润分配的条件下制订2024年度分红方案,分红金额不低于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55%。

类似公司还有三六零等。三六零4月8日公告,近日,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周鸿祎提议:以实施2025年度中期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应分配股数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还有公司拟变更回购股份用途,以提高股东投资回报。例如,韦尔股份4月8日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虞仁荣提议变更公司已回购股份的用途,对于公司2024年度回购的全部1121.3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92%,提议将用途变更为“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此外,中国神华公告称,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神华将持续推进煤炭优质资产注入中国神华。

在此轮“护盘”行动中,有一批公司提到“加快回购”“加快增持”“提速回购”等字眼,充分体现了这些企业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发展的坚定决心。

4月8日盘前,招商局集团旗下7家上市公司招商蛇口、招商港口、招商轮船、招商公路、中国外运、辽港股份、招商积余集体发布公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及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可,计划提速实施股份回购计划,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复星医药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回购期间内加快实施A股回购,以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投资者利益。广汽集团发布《关于加快回购公司股份的自愿性披露公告》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及公司价值的信心,公司将在本次回购期限内,结合市场情况按计划加快实施回购公司股份方案。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将通过加快回购、增持、并购重组等手段,不断推动所属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

  千亿级别!大资金 疯狂买入!

  据券商中国,在汇金公司、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集体宣布增持中国股票资产后,A股、港股市场在昨日迎来大幅反弹。资金方面,在“国家队”资金加持下,股票ETF市场4月7日净流入资金近690亿元,创下天量。4月8日,宽基ETF交易金额继续放大,其中多达7只ETF成交额超过百亿元。

  趁港股调整之际,大量资金南下扫货港股,4月8日又有236.34亿港元买入港股,为港股企稳反弹提供重要资金支撑。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上市公司宣布增持回购公司股份。公募基金也在积极行动,博时基金4月8日宣布,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合计65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基金。

股票ETF近2日或吸金超千亿元

4月8日,A股宽基ETF成交额继续显著放大。

截至收盘,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夏恒生科技ETF和嘉实沪深300ETF共7只宽基ETF的单日成交金额放量超百亿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1个交易日只有3只宽基ETF成交金额超过百亿元,而更早之前的4月3日无一只宽基ETF单日成交金额超过百亿元。

从总量来看,4月8日股票型ETF的成交金额超过了2267亿元,该金额是4月3日的2倍之多。具体产品来看,除了上述提到的7只成交金额显著放大的ETF外,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华夏上证50ETF、华夏中证1000ETF、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广发中证1000ETF等成交金额均有大幅提升。

不难发现,除了一些重要宽基ETF外,跟踪港股市场的恒生科技ETF、跟踪中小盘指数的中证1000ETF均受到大量资金的青睐。其中南方中证1000ETF成交额为137.3亿元,远超昨日32.92亿元的成交额,华夏中证1000ETF成交额为81.49亿元,广发中证1000ETF成交额为56.6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显而易见,不少资金在市场动荡之时,除了买入蓝筹股集中的沪深300ETF之外,中小盘ETF以及港股ETF也成为买入的重点标的。

已经披露的4月7日ETF数据显示,当日股票ETF净买入量创下天量,单日合计有近690亿元资金净买入股票ETF。该单日净买入额跻身中国ETF单日净买入额前列。

具体而言,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和嘉实沪深300ETF分别有175.64亿元、91.97亿元、83.78亿元、62.22亿元和49.89亿元资金净流入。这5只ETF合计吸金463.49亿元,占股票ETF流入资金的67%,成为市场下跌中的吸金主力。

若以两日成交金额进行测算,近两日股票ETF市场有望吸金超千亿元。

超200亿资金南下扫货

利好消息频出,港股迎来反弹行情,恒指重回2万点上方。趁港股调整之际,南向资金不断加码,持续涌入港股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4月8日,多只港股主题ETF成交金额显著放大,如华夏恒生科技ETF成交金额超过百亿元,创历史纪录。

当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236.34亿港元,这也是南向资金年内第六次单日净买入港股超过200亿港元,并排在今年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的第四名。

就在不久前的3月10日,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港股296.26亿港元,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单日最高纪录。

近期,港股市场迎来了南向资金的持续涌入,这种趋势并未因港股市场震荡调整而发生转变,反而是南向资金在不断加码买入港股。

年初至今,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已超5380亿港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显示出资金对港股市场的强烈信心。

针对港股后市表现,恒生前海基金分析,短期来看,国内财政发力有望提速,货币宽松可能性也有一定提升。港股短期也会受到全球股市动荡的波及,后续港股行情再次向上突破的契机,或需等待关税战等海外利空出尽、美联储降息、中国围绕扩内需的对冲型政策的落地,以及AI科技新进展等积极因素的累积。尤其是内需对冲力度和速度,如果内需对冲力度大(关注财政发力),那么可能起到比较好的对冲效果,市场的短期调整或是介入机会。

华安基金表示,我国有充分政策措施应对关税冲击,托底国内经济和市场信心。人民日报日前撰文,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视情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将以超常规力度提振国内消费,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并适时出台一批储备政策。若未来降准降息下利率进一步下行,或将利好红利板块。

“国家队”明牌出手买入ETF

在A股震荡的关键时刻,“国家队”公开明牌出手。

汇金公司4月7日公告,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在当前A股市场面临外部关税政策扰动的关键时点,汇金公司及时增持,进一步落实了决策层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指示,充分彰显了监管层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决心,可谓之“中国版平准基金”。

汇金公司有关负责人也发声表示,汇金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目前是二十多家金融机构的控参股股东。汇金公司一直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战略力量,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自2008年以来,汇金公司多次参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积极提升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该负责人强调,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汇金公司将继续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当日,中国诚通公告,旗下诚通金控和诚旸投资增持ETF和中央企业股票,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中国诚通作为国务院国资委资本运营平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后续将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功能作用,持续大额增持央国企股票和科技创新类股票,当好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者,有力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新同日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坚决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其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积极支持关键领域科技创新,为维护市场稳定运行贡献力量。

近年来,汇金公司、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借道ETF频频加仓A股,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压舱石”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