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因美国调查或被罚10亿美元!考验英伟达供应链

  华夏经纬网4月10日讯:据香港“中通社”报道:路透社近日引述消息人士说法指出,台积电因对大陆企业供应芯片而被美国调查,可能面临10亿美元或更高罚款。

  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台积电违反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条例,向中国大陆企业提供芯片,可能被处以相当于交易金额两倍的罚款,数额或逾10亿美元。消息人士补充,因台积电的芯片制造设备包含美国技术,台积电在台湾的工厂也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所以台积电无法在没有美国许可的情况下为任何中国大陆客户生产某些先进芯片。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8日警告台积电,若不在美建厂将加征最高100%税款。

  据第一财经,台积电为包括英伟达、AMD以及苹果等公司供应芯片。该公司也是贸易战的“风暴眼”。该公司的市值在去年年底曾突破1万亿美元,但目前市值已经跌至约7300亿美元。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提到,当英伟达CEO黄仁勋选择芯片制造合作伙伴时,“他愿意把一切都押在台积电身上”。

随着美国的关税政策延伸至更多领域,作为芯片制造的关键供应商,台积电将难以避免地受到冲击,这也将对英伟达的供应链提出更大的考验。

“英伟达虽然不生产芯片,但他们销售硬件,所以需要真正地了解这些供应链以控制成本。”一位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认为,尽管英伟达有能力自己消化一部分关税,但这将会影响公司的利润。

上述投资人还补充称,半导体是一个充分全球化分工的行业,没有哪个国家能单独实现全部内循环,所以半导体行业没有所谓的“全链路国产化”。

英伟达未对最新的关税政策发表评论。但黄仁勋在今年的英伟达GTC峰会上谈及关税对供应链的影响时称:“英伟达的供应链遍布全球,在中国台湾,墨西哥、越南等多个国家及地区都有生产基地及市场。”

他还称,关税对企业产生的短期影响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什么产品被制造、什么在美国被购买,以及产品的最终目的地在哪里,也取决于在哪个国家被征收关税。

黄仁勋表示,综合这些因素,短期内关税不会对英伟达的业绩展望和财务产生显著影响;但长期来看,本地制造是适应当前变化的关键。英伟达今年的目标是加强供应链涉及国家地区的本地制造能力。

尽管台积电已经宣布增加对美国的投资,但分析师认为,美国的芯片生产能力仍不足以满足当前芯片的需求。

张忠谋此前表示,当他的公司不得不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建厂时,全球化“几乎死亡”。他还称,台湾半导体制造最大的优势在于勤奋刻苦的工程师,台积电员工经常在半夜12点接到电话,从被窝里爬起来去现场解决问题。

黄仁勋也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芯片供应链是非常长且复杂的,涉及全球各地,中国是全球芯片行业重要的供应链所在地。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美国通过各种补贴、抵税、贷款、补助金发放提振芯片制造,累计投资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但包括台积电在内的芯片代工厂在美国建厂的过程并不顺利,直到今年年初,台积电的美国工厂才刚刚投产,这距离大规模生产还有很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