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准确描述元宇宙是什么,但这不影响有不少人在“万物皆可元宇宙”理念的驱动下,规划他们的商业版图。
在茶与元宇宙结合的语境下,有人畅想在脑机接口创造的元宇宙中,我们可以“经常去金陵探望陆羽,知己对坐,品茶谈诗”;也有人畅想茶叶本身最迷人的是香气和滋味,未来或许会有黑科技直接作用于人的神经,实现嗅觉和味觉的传感。
不同于虚幻的畅想,香港国际普洱茶协会秘书长王唯唯正在思考,如何将茶与元宇宙的结合付诸实践。“我的设想是现实与虚拟结合,更准确地说,是利用最新技术促进现实世界的发展,而非制造另一个幻境。”
2021年11月23日,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王唯唯反复强调,“我们不卖茶,更不鉴定茶的优劣,我们希望在元宇宙建立一个新的‘茶马古道’,用NFT技术让每一饼普洱茶的来源和流转渠道都能透明,这样也可以推动从茶农开始的每一个流通环节都能自律。”
NFT的全称Non-Fungible Tokens,译为“不可同质化代币/不可替代代币”。换言之,NFT是区块链的一个条目,由于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属性,所以能被用来代表独一无二的事物。
NFT解决流通痛点
元宇宙内的“新茶马古道”,筹建灵感来源于古时候的茶马古道。彼时,仰赖于茶马古道上马帮专线护送,产自云南普洱的普洱茶并不会进入市场流通,而是历经数月之久运抵京城,直接供皇家享用或与外邦交换物资。
而现在,在市场流通领域里,普洱茶的品质参差不齐、真假难辨。据时代周报记者调查,普洱茶市场上有很多不法商贩造假做旧,造假手段主要是以湿仓加快生茶的陈化速度,制造出所谓的“陈年老茶”;或者把茶的包装做旧,以表现出陈旧感。这导致普通消费者很难鉴定陈年普洱茶的真假和优劣。
王唯唯所构想的“新茶马古道”,是依托NFT(全称Non-Fungible Tokens,即非同质化代币和区块链技术),让普洱茶在流通环节实现实物与所有权分离,进而使茶叶保真且溯源的一个路径。
实物方面,这条“新茶马古道”想做的是在普洱茶还没有离开茶山,甚至还没有离开茶农茶园的时候,就由当地茶农组成的自治组织对其进行集中的第三方托管,让普洱茶的实体长期保存于茶山仓库内,这个过程能够保证普洱茶确实为当地茶园生产的真品。
在所有权方面,普洱茶的实体被封存进仓库的同时,一个个与实物对应的NFT也被生成,让NFT代替普洱茶实体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所有的流通环节都将“上链”,即在区块链上生成标记。最终,当用茶人希望拿到茶叶实体饮用时,只需茶农将该NFT消灭并把实体直接寄给用茶人。
“通过这种手段,能够克服‘交易必须流通,而一旦流通则不能保真’这一矛盾。”通过对比其他的交易方式,王唯唯发现,NFT能够完美地实现茶叶在单一固定地点保真密封,而所有权可以交易这一模型,“这是可靠的、适合的(交易方式)。”
上述构想,阐述了NFT的稀缺性与唯一性。“由于每一个NFT都有独一无二的数字化属性,所以没有任何俩个NFT是完全相同的。正如艺术品一样,比如名画《蒙娜丽莎》可以有很多复制品,但是真品只有一个。所以NFT非常适合映射现实世界中较为稀缺的资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NFT技术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道。
在上述技术人士看来,区块链是技术,NFT是依靠技术把实体数字化。当下在游戏、艺术品、域名、收藏品、虚拟资产、现实资产、身份等方面都有NFT的应用,非常适合用NFT来标记它在区块链上的数字所有权。“你可以比对现实世界中的房产证之于房子,NFT不仅仅一对一的标记了这个实物本身的存在,也同时用数字证书的形式标记了某人对该物品的所有权,且不可篡改。”
而在王唯唯看来,“NFT作为一种先进技术,对现实世界应该产生更积极的意义。我们希望通过NFT率先推动普洱茶行业新秩序的产生,推动各相关环节习惯于保真溯源的规范。”
NFT治不了源头乱象
在现实世界的普洱茶行业里,乱象确实不仅仅只发生在流通环节里。
“茶叶作为农产品,国家对其的管理标准局限于‘什么是不行的’,对于好茶叶没有统一标准。而且茶叶不是标品,行业内也没有统一的认证方式。”11月25日,北京砚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槐方伟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NFT在整个茶叶领域的作用有限。
事实上,由于茶叶生产涉及了种植、采摘、炒制、保存、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造假的可能,或者产生质量的偏差。而这些环节又涉及了茶农、公会以及品牌上等各方的利益。而NFT技术仅仅解决了流通环节,相当于只能解决知名品牌商的优质产品在市场上不被仿冒的问题。
“新茶马古道”的构想被业内人士认为过于理想化。“供应端或是茶叶生产方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不能保证透明的机制,也会极大消耗消费者的信任度。”槐方伟谈到。
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技艺娴熟的制茶行家能够很轻易的调配茶的口味。这意味着在供应端茶农或公会也有可能将当时消费者购买的茶饼更换包装纸,甚至是拿新茶通过烘培、窝堆等技术调配口味,冲泡出来的茶跟普洱陈茶口味不相上下,“哪怕是行家也有被这种技俩‘打了眼’的时候。”槐方伟说。
另一方面的担心来自于NFT技术的导入,可能引发茶叶的金融化“歧途”。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邓小铁教授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谈到,NFT无法彻底解决普洱茶在供应端即可能出现造假的问题,而这一漏洞或许会使普洱茶NFT落得与“阳澄湖大闸蟹礼券(又称“蟹卡”)”类似的窘境。
所谓蟹卡的窘境,原因是该礼券的超印超发,以及超前销售。供应商一端的存货可能远远低于市场上流通的礼券标识的数量,最终导致了提货时不能全部兑现,即发生了“挤兑”。事实上,这还是涉及了供应端的诚信问题。
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清华一位技术方面的专家就普洱茶茶饼,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在他看来,茶饼在压制过程中,其纹理都是独一无二的,类似人类的指纹。可以将这种纹理用精密仪器进行扫描,将扫描结果一并制作在NFT的信息当中,以保证NFT与现实茶饼的一一对应关系。
显然,上述可以预见的问题,并不能够通过给茶饼贴上一张“身份证”,生成一条NFT就能解决。王唯唯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当前普洱茶市场的无序,不能期待全部用NFT技术解决,但是如果能通过这种技术,推动良好秩序的建立,并把这种秩序延伸下去,自然也能促进茶农、茶商和当地自治组织的自我监督。”
NFT充分不必要
一位爱茶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谈到:“在我们眼里,茶叶不是股票或纸黄金,而是农产品,需要消费者饮用,如果不喝,茶就没有价值。”
这句话提醒了一般茶叶的价值所在,也同时暗示了NFT技术适用的“局限性”。
不仅仅是茶叶,对大多数消费品而言,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消费”掉,所以大部分产品,并不会产生多次流转的需求。对于品牌方来说,如果是普通产品,通常使用的防伪方式,有条形码、二维码、以及最近开始被酒类产品使用的三维码等等。以现行的防伪手段就可以实现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身份证”,进而实现保真溯源的目的。
对此,王唯唯也坦诚道:“NFT是充分不必要条件。”在他看来,只要良好诚信的秩序建立能够建立起来,用什么样的技术来保持和实现,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上述局限性,其中原因之一,是当下NFT“性价比不高”。在当前“算力”条件下,生成一个NFT的成本是极高的,并不适用于一般消费品上。“有些品类可能达到100美金。”上述清华技术专家透露。
在王唯唯看来,普洱茶与波尔多葡萄酒有类似之处,都是非标产品(同一酒庄每年的出品品质也都不一样),都有源产地溯源需求,都可长期存放,同时品类里的高端产品都会产生收藏价值。“比如82年的拉菲,价值足够高,甚至可以进行拍卖。但市面上仿冒品很多,这样的产品就适用NFT技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波尔多葡萄酒都有82年拉菲的价值,所以并不是所有波尔多红酒都适合贴上NFT标识。”
而NFT的另一个适用条件,就是可实现与实物分离,进行单独且必要的多次流转。
茅台也是众所周知的具有收藏价值的消费品,年份越久远价值越高。但同样被众所周知的是,市面上流通着的茅台,没有任何人敢确定其真假,即便瓶子是真的,也可能被不法商贩灌装了假酒。“有专门回收茅台空酒瓶的地方,可以卖到30-50元/个,要看成色。”一位常年在小区门口收购各种老酒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提示”。
而市面上很多茅台酒,都存在流转属性,一瓶酒可能被送礼或者转卖多次。很多高级的普洱茶饼也有同样的属性,甚至可以“上拍”。近日,香港苏富比就宣布举行首场普洱茶拍卖,于2021年12月8至16日推出《珍茶浅酌》网上专场,拍卖呈献逾20件拍品,涵盖百年号级古董茶、五十年代印级茶、七十至九十年代七子饼茶等,当中以清末民初百年陈云号(白票黑字)最为罕有,估价在90-120万港币。
“现在造假手段如此高明,无论是茅台酒还是高级的普洱茶,任何人都无法保证流转过程中的真实性。运用NFT是让实物不参与流转,减少被‘掉包’的可能性,同时NFT还能记录全部流转过程,实现了保真和溯源。”王唯唯谈到。
在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NFT技术人士来看,制作普洱茶的NFT,可能拍卖出上千万的价格。“毕竟现在一个QQ头像做成NFT,都能拍到2000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