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被撤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白酒到底有没有“科技”

近日,一则“贵州茅台被撤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消息引发关注。

根据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关于印发2021年(第28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作为酱香白酒“老大”和行业“一哥”,贵州茅台由于评价得分低于60分,被撤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近年来,白酒行业掀起了一波投资热潮,尤其是酱酒备受追捧,加上白酒上市公司的股价大涨,一度超过一些科技板块,其白酒科技、酱香科技的含金量常常被拿来与科技行业相比。

那么,茅台为何被撤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白酒行业到底需不需要科技创新?

茅台的“科技”争议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评价结果的通知》,公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评价结果:全国174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有142家因评价得分低于60分,被评定为不合格。其中,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评价得分只有50.7分,被撤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公开资料显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我国企业技术中心评定中的最高等级,也是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技术创新平台之一。被评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享受支持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及地方政府的奖励政策,但是申报流程极为严苛,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共同审核认定,其评审标准涉及创新经费、创新人才、技术积累、创新平台、技术产出和创新效益等指标体系的量化评价。

截至2021年年末,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有1636家、分中心108家。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此次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参评企业中,酒类相关企业共11家参评,其中白酒相关企业6家,啤酒相关企业3家,葡萄酒相关企业2家,贵州茅台的成绩在参评酒类企业中垫底。事实上,在2019年(第26批)评选中,贵州茅台也只是以61.9分勉强过及格线。

中国新闻周刊就被撤销原因采访贵州茅台,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被撤销后,能否再度回归呢?根据《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对评价为基本合格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提出警告,督促所在企业抓紧进行整改;对评价为不合格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分中心,撤销其资格,两年内不得再次推荐申报。

实际上,茅台在科技创新方面此前已有争议。

2021年2月17日,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引发舆论关注。

有媒体发文指出,在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今天,有限的院士名额应该更多地向“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的科技专家倾斜,应当授予真正在科技领域默默耕耘且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

2021年4月23日,中国工程院官网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王莉并未入选。

那么茅台为何会被评定为不合格呢?

茅台研发费用持续下降

据《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工作指南(试行)》显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与创新投入、创新条件、创新绩效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对创新经费的投入、创新人才的引用,包括技术产出、创新效益等多方面环节进行打分。

其中,考虑到不同规模企业在研发投入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对“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的基本要求按照企业规模划分为4 档: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及以上的企业为1.0%,主营业务收入100-500亿元(含100亿元)的企业为1.5%,主营业务收入10-100 亿元(含10 亿元)的企业为2.0%,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下的企业为3.0%。

数据显示,2017至2020年,贵州茅台研发支出总额分别为4.35亿元、3.86亿元、2.21亿元、1.32亿元,同期营收占比分别为0.75%、0.52%、0.26%、0.14%,支出额及占比均持续下降。

研发人员数量方面,2017至2020年,贵州茅台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679人、551人、495人和513人,占总员工比例分别为6.99%、2.07%、1.83%和1.77%。

如果与同行相比,这种下滑趋势更加明显。2017至2020年,五粮液研发费用分别为0.78亿元、0.84亿元、1.26亿元、1.31亿元,洋河研发费用分别为0.26亿元、0.28亿元、1.60亿元、2.60亿元,均呈上升趋势。

对此,酒水分析师蔡学飞则表示,茅台过去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市场与渠道层面的调整与优化,并且主要注意力放在价格管理方面,这可能也是导致其在研发层面有所欠缺的原因。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也认为,近年来酒业崇古严重,以酱香型白酒尤甚,所以在相关科研方面重视力度减弱。

从数据上看,贵州茅台确实在销售和管理方面投入要更多。2017至2020年,贵州茅台销售费用分别为29.86亿元、25.72亿元、32.79亿元和25.48亿元,管理费用分别为47.02亿元、53.26亿元、61.68亿元和67.90亿元。

此外,专利数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根据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推出的《白酒专利20强企业榜单》显示,市值上万亿的贵州茅台专利数量仅位列第十。

事实上,不仅仅是茅台,我国白酒产业在科技含量方面恐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早在2015年,业界就曾以古井贡酒为例探讨过中国白酒企业专利存在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田培沛等发表文章指出,我国白酒企业专利的质量不高,数量也有待于提高,专利的利用率低。

佰腾网、智研咨询2020年发布的报告中提到,2011年至2016年,国内白酒专利申请量由过渡阶段走向高速发展阶段,并且在2016年到达顶峰4380件;但2016年之后,白酒产业专利申请数量出现下滑,整个白酒行业的专利发展到达了瓶颈期。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白酒产业专利申请数量仅为973件,已连续4年下滑。

那么科技之于白酒到底重不重要?

科技同样是白酒的生产力

答案是肯定。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表示,中国白酒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科技传承的载体,而进一步提升白酒品质,提高生产的效率,带动消费的国际化和年轻化,都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依靠科技力量。

回顾茅台发展史,也离不开科技二字。1964-1966年的两期“茅台试点”,由轻工业部食品局高级工程师周恒刚带队,第一次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分析传统白酒生产工艺的科学机理,推动传统酿造工艺步入科学化发展时代。

科技创新首先体现在白酒酿造的技改环节。北京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程宇表示,白酒酿造,过去是凭经验,现在则必须是严谨科学的工程化过程。“白酒的发酵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要达到预期的品质和口感就必须对生产过程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严控各种预期中和预期外的干扰因素。这个探索过程必须是基于生产过程中各种工艺数据的分析,数据掌握的越多,分析能力越强,才有可能掌握更多规律,进而实现更高工艺层次。而且,生产所积累的数据和规律也可以反过来提升研发的效率。”

五粮液集团原党委书记、原董事长李曙光曾举例说明,浓香型白酒的名酒率一般在20%左右,因此具有稀缺性。如果名酒率能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增加五粮液每年1000吨的优质酒供给,增加20多亿元的收入;如果增加10个百分点,可以增加两三百亿元的销售收入。但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要通过创新来提高成品率。

此外,白酒行业在营销管理上普遍参照快速消费品,要求快速高效及时的响应,因此对营销管理数字化要求更加迫切,尤其是疫情之后,“新营销”“新零售”“云销售”“线上酒展”,一系列新手段给这个传统酒业带来巨大变革。

从白酒企业发布的财报来看,洋河股份、古井贡酒、今世缘等企业近年均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引入现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助推产业优化升级。

在欧阳千里看来,对于茅台而言,科技创新依旧重要,通过对原粮、微生物、贮存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增加企业营收。

程宇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越是生产高端酒,就应该越注重研发,因为技术是品质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