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迎来约束,5月15日起四大国有银行自律上限下调30BP

据澎湃新闻,5月15日起,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将下调,四大行执行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20个基点。

“接到通知5月15日调整,现在市场太卷了,企业通知存款利率都上浮到了2.1%, 而贷款利率才3点几。”某城商行相关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都是定价相对较高的存款。通知存款是一种不约定存期,支取时需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日期和金额方能支取的存款。通知存款不论实际存期多长,按存款人提前通知的期限长短划分为一天通知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两个品种。协定存款是指在单位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或专用存款账户之上开立具有结算和协定存款双重功能的协定存款账户,并约定基本存款额度,由银行将协定存款账户中超过该额度的部分按协定存款利率单独计息的一种存款方式。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目前,协定存款基准利率为1.15%,1天通知存款为0.8%,7天通知存款为1.35%。

为何下调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当前协定存款、1天、7天通知存款管理缺位,实际利率普遍存在高利率情况,部分中小银行协定存款在2%以上。此次调整后,引导对公活期成本下降,降成本政策意图进一步明确。存款降价政策+资产端让利压力趋缓,反映监管着力维护银行合理息差水平、合理盈利空间,有利于增强银行内生资本补充能力。”华泰证券金融团队指出。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在研报中指出,估计协定存款等规模20-30万亿,占总存款比例10%左右,估算新规将降低银行总存款付息率2个基点左右。

“我们认为,新规对于规范协定存款定价秩序作用较大,减少存款定价的无序竞争,合力压降银行负债成本。此前,部分银行的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定价过高,对定价低的银行产生压力。”廖志明指出。

去年以来,监管持续引导存款成本下行。2022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随后,国有大行去年9月下调存款利率,随后一些中小银行陆续跟进下调了存款利率。此外,今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在相关指标中引入了存款定价惩罚措施。

5月15日起四大国有银行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调30BP

据财联社,今日,据某国有大行消息,自下周一 (5月15日) 起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将下调,四大国有银行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调幅度为30BP,其它金融机构降幅为50BP。自去年9月以来,我国银行开启了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至近期引发关注,推动债市走牛。存款利率下调有助于压降银行负债成本,缓解净息差压力,带动债券利率进一步下降。

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早已开启。近期,“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声音不绝于耳。5月10日,有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控制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对于通知存款利率,国有大行不能超过基准利率10个BP,其他银行不能超过基准利率20个BP。根据某股份制银行专业人士提供的数据,本次调整前协定存款自律加点上限是75BP,窗口指导一般是加65BP。

5月5日,浙商银行、恒丰银行以及渤海银行三家股份制银行先后发布了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以浙商银行为例,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的个人定存整存整取挂牌利率分别下调13个BP、14个BP、10个BP、10个BP、10个BP和30个BP至1.30%、1.55%、1.85%、2.40%2.90%和2.95%。

事实上,银行此轮对存款利率的调降始于去年9月。2022年9月15日,6家国有大行先后发布公告,下调各个期限人民币存款利率。随后,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9家股份制银行也相继发布公告,对存款利率进行了跟进下调。在本次浙商银行等3家股份行对存款利率调整后,我国12家股份行对存款挂牌利率的调整已悉数完成。18家全国性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已经全部降至3.0%以下。

另外,4月以来,山东、广东、河南、湖北、陕西等多个省份的城商行、农商行也相继下调存款利率。调整后,多家中小银行五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利率降至4.0%以下。

(来源:澎湃新闻、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