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货率暴涨!“强制运费险”遭商家炮轰,被指存三重罪

【华夏时报】又是一年“618”电商大促时。

不过,相比往年,今年却有商家高呼离场,公开表示“今年不做618”。《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平台“强制运费险”成为不少电商,特别是中小电商离场的导火索。

“今年平台要求报名参加”618“大促活动的卖家全店商品支持运费险,要是参加,后续退货率飙升,运费险也可能翻倍,客单价低的产品根本没有什么利润空间可言。”一位女装品牌商家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小店真的‘卷’到参加不起大促活动,根本承受不住。”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女装品牌茵曼母公司广州汇美时尚集团董事长、品牌创始人方建华也在个人公众号发文呼吁有关部门介入打击“强制运费险”。他表示,“当前,电商平台退货率普遍60%左右,销售到账率仅30%左右,与三四年前60%到账对比,形成巨大反差,真是卖了个寂寞。”

方建华在文章中细数“强制运费险的三重罪”,表示强制运费险不仅推高退货率,产生大量无效订单,商家有苦难言,而且助长社会不良风气,诱使用户钻漏洞、薅羊毛不当牟利,还扭曲了消费关系,激发消费矛盾,破坏用户长期体验。

“平台强制商家在参与大促活动时开通运费险的行为,在合规性上存在一定的争议。”康德智库专家、上海永盈律师事务所潘雪晴律师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退货运费险的初衷来看,它是为了缓解网购过程中因退换货而产生的运费纠纷,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然而,当这种服务被平台强制要求商家参与时,尤其是在退货率普遍较高的情况下,其初衷可能被扭曲,成为商家运营的一个负担。

买了运费险,退货率反而上来了

“报名参加平台618大促活动、买了运费险之后,退货率瞬间增加很多。”文具卖家王女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对于文具品类的商品而言,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

“买了运费险,退货率反而上来了。”遇到这种情况的不止王女士一人。

“今年所有行业的电商产品退货率都出现了暴涨。”有电商分析人士指出,特别是在5月份“618”大促活动开始后,不少电商因为强制参加退货运费险,其退货率、退货金额均出现增长,有玩具产品退货率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

“退货运费险初衷是为缓解网购过程中因退换货而产生运费纠纷,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本身是个好事儿。”方建华在《呼吁有关部门介入打击“强制运费险”》一文中指出,然而,随着竞争加剧,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将退货运费险逐渐变成了强制性要求,大大增加了商家的经营压力。

“现在所有电商平台在强制运费险,仅退款、比价方面的操作策略基本是一致的。”方建华粗略算了一笔账,服装行业一笔退货订单,在没有收益情况下要付出成本约15元,等于商家的广告费、包装物料、快递费的投入直接打水漂。如果按照销售1000万,客单200元,保守算40%退货,损失成本高达30万元以上,连带成本每月损失过百万。“在现实中,它(强制运费险)事实成了电商有苦难言的一个‘毒瘤’。”

此外,从合规的角度来看,潘雪晴认为,平台强制开通运费险可能违反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原则。“因为它可能限制了商家的自主选择权。此外,这种做法还可能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为它可能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是否需要运费险。”

退货越多,运费险越贵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2010年,运费险横空出世,彼时因为一单保费仅5毛钱,被亲切地称为“五毛险”,足以见得其价格之亲民。

但如今,“五毛险”早已成为历史,一单保费三四块已成常事。

“运费险要是能一块多也可以接受,但现在却贵的离谱,我们家都四块起步了。”珠宝饰品卖家小雨(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抱怨道,较高的运费险导致店里客单价不高、本身利润就低的产品很难赚到钱。

与此同时,“618”大促活动期间,随着退货率的飙升,运费险也涨个不停。一个月以来,有运动服装卖家运费险从3.65元涨到4.39元,也有母婴用品卖家运费险飙升40%。

“我们店的运费险从开门红的三块钱,涨到现在的三块五。”服装卖家小莫(化名)表示,“一点击发货扣3.5元,快递一揽件又扣3元,买家看揽件就申请仅退款,啥都没做就没了6.5元。”

在潘雪晴看来,在退货率普遍较高的大促活动期间,平台需要考虑帮助商家分担一定的运费险费用。

“商家在大促期间面临巨大的运营压力,如果再加上运费险的额外投入,可能会对其经营造成不利影响。”潘雪晴表示,从公平性的角度来看,平台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有责任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商家的合理利益。运费险费用的分担可以视为平台对商家的一种支持和激励,有助于提升商家的参与积极性和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平台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共同制定更加合理的运费险政策,确保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也可以根据商家的销售情况和退货率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运费险费用分担政策,以减轻商家的经营压力,还可以加强对运费险的监管和管理,防止其被滥用或成为不良商家钻漏洞的工具。同时,平台也可以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引导他们理性消费和合理维权。”潘雪晴如是说。